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师资博士后招聘公告
为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我校实际,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师资博士后研究人员,诚邀优秀博士加盟,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学校简介
详见西南民族大学主页:www.swun.edu.cn。
二、招收计划
合作导师 |
何雄浪 |
研究课题 |
民族地区产业集聚的动态效率研究 |
导师简介 |
何雄浪,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民族经济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经济学(季刊)》《学术月刊》《管理科学》《经济地理》《经济学家》《财经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独著或第一作者出版学术专著3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7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
||
招收人数 |
1人 |
||
招收要求 |
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 |
||
合作导师 |
蒋彬 |
研究课题 |
1.四川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2018)“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
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5)“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路径研究”。 |
|||
导师简介 |
蒋彬,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民俗学硕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西南民族地区城镇化、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民族研究》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四川藏区城镇化进程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主改革与四川羌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等学术专著7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路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变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程中的羌族文化重构研究”等项目,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共3项。 |
||
招收人数 |
1人 |
||
招收要求 |
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方向,具有旅游、建筑相关学科背景者优先。 |
||
三、招收条件
(一)取得博士学位时间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岁。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好,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志于教书育人。
(二)人事档案关系须转入我校,并全职在校工作。
(三)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较大的学术发展潜力。
我校博士毕业生原则上不能进入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流动站做博士后。
四、申请程序
1.凡符合师资博士后招收条件的博士向设站单位提出申请,合作导师、学院和学校博管办审核,流动站组织专家组评审推荐、学校批准并报省博管办审批。
2.申请人在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后,方可与我校博管办联系,并提交《博士后申请表》(全国博管办统一版本)。
3.申请人应于2018年11月20日前向我校博管办提供以下材料:
(1)本人简历;
(2)博士学位证书或其它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3)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4)本人拟在博士后期间从事的研究课题及研究工作计划;
(5)留学人员还需另外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推荐意见》。
4.由博士后流动站专家工作小组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对申请者的政治思想表现、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等进行审核和评议,并进行面试或采取其它方法进一步考核。
五、待遇
1.学校按照不少于12万元/人/年(税前)的标准发放师资博士后工资和校内津贴,发放期2年。
2.进站后,可申请6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超出《协议》任务的科研成果,可在第二年末申请学校科研奖励。
3.师资博士后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子女上学、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方面享受与校内在职教职工同等的待遇。
4.学校免费为师资博士后提供博士后公寓,期限为2年。
五、体检
博士后人员进站须先进行体格检查(由我校统一指定体检医院),体检标准依据《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试行》和《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办法执行,体检合格者方可与流动站签订工作协议书,办理正式报到手续。
六、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室
联 系 人:王老师 张老师
联系电话:028-85522070
传 真:028-85522064
E - mail:zzrsb@swun.edu.cn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号
邮 编:610041